词语甄选:恨一林金粟都空是指什么生肖,成语阐述梳理
恨一林金粟都空指的是生肖鼠、生肖虎、生肖兔
恨一林金粟都空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鼠、虎、兔
《恨一林金粟都空》
这句融合佛教意象与词人感慨的宋代词句,既暗含繁华易逝的禅意,又折射出传统文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沉喟叹。
“恨一林金粟都空”出自南宋词人刘辰翁的《金缕曲·丙戌九日》,原句为“恨一林、金粟都空,静无人见”,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寂寥之感。“金粟”在佛教中有双重象征:一指桂花(因其花色金黄如粟),二喻佛经中的珍宝(如《法华经》以金粟喻佛法精妙)。词人将“金粟”与“空”并置,既指秋日桂花凋零的实景,又暗合佛教“诸行无常”的哲学,与王维“空山新雨后”的禅意一脉相承。刘辰翁作为宋末遗民,此词更隐含对故国繁华不再的痛惜,与李清照“物是人非事事休”的悲怆形成跨时代共鸣。
该词语与生肖鸡、猴、狗的关联深刻而多元。生肖鸡的联结最直接:“金粟”谐音“金鸡”,佛教中鸡象征“司晨破暗”(如《华严经》载金鸡报晓驱散无明),而“空”正对应佛家“破除执著”的教义。同时,鸡在民俗中代表“守信”(如“闻鸡起舞”),与词中“静无人见”的孤寂形成张力。生肖猴的关联则通过“金”与“艮”的隐喻展开:猴在五行中属“金”(如“金丝猴”),而“恨”字含“艮”(八卦为山),猴属申位,申为坤卦,山泽通气,暗喻词人从执著(恨)到超脱(空)的心境转变。生肖狗的象征源于“恨”字结构:“心”加“艮”(狗为戌土,艮亦属土),狗忠诚守时的特质与“空”的虚无感构成矛盾统一,如苏轼“缺月挂疏桐”中孤鸿与守夜犬的意象叠加。
从文化符号学视角看,这三个生肖共同构建了“时间-空间-心性”的隐喻系统:鸡司晨报晓(时间维度),猴灵动通变(空间维度),狗忠贞守寂(心性维度)。这种三元结构既符合佛教“过去-现在-未来”的时空观,又暗合词人对“执著-觉悟-超脱”的精神探索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地域可能存在解读差异(如南方更强调鸡的“吉祥”寓意,北方侧重狗的“守护”象征),但核心均指向对生命无常与精神超越的深刻思考。